唐朝的24位开国元勋都是些谁?

2024-05-18 15:10

1. 唐朝的24位开国元勋都是些谁?

1、赵国公长孙无忌:贵戚豪族英冠人杰。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初宰相、外戚,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之子,母亲高氏为汉族(北齐乐安王高劢之女),文德皇后同母兄。
2、河间王李孝恭:宗室名王,独称军功。唐初大将,高祖从侄,祖父是李蔚,就是李虎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祖父李昺是李虎第三子)。
3、莱国公杜如晦:贤辅谋深遭逢明主。字克明,京兆杜陵(今西安市长安区)人,唐朝初期大臣。他是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
4、郑国公魏征:智者尽言青史美臣。字玄成。唐巨鹿曲城(今河北巨鹿县,又说河北馆陶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
5、梁国公房玄龄:命世之才善建嘉谋。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唐朝初年名相。房玄龄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
6、申国公高士廉:才高望重社稷之臣。名俭,字士廉,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
7、鄂国公尉迟敬德:夺槊陷阵智勇双全。隋末唐初名将,名恭,字敬德,鲜卑族,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城区)人,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
8、卫国公李靖:南平吴会北定沙漠。字药师,京兆府三原(今属陕西)人,唐朝伟大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统帅。
9、宋国公萧瑀:骨鲠大儒直言不隐。字时文,后梁明帝萧岿。隋末割据江陵的萧铣还属他的子侄辈亲族。隋炀帝的皇后萧氏的弟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
10、褒国公段志玄:临危不惧真正将军。唐初齐州人(现山东临淄),唐代开国功臣。其父段偃师,隋末为太原书佐,从李渊起兵,官至郢州刺史。
11、夔国公刘弘基:开国猛将入京首功。雍州池阳人。父刘升是隋代河州刺史。
12、蒋国公屈突通:隋室贵臣唐朝义夫。复姓屈突,先世为库莫奚种人,依附鲜卑慕容氏,父亲屈突长卿,北周时任邛州刺史。
13、郧国公殷开山:参预谋略秦府能臣。字开山,以字行,京兆鄠(今西安市户县)人。为隋太谷长。唐高祖召补大将军掾,历迁吏部尚书。
14、谯国公柴绍:驸马英雄临危不惧。字嗣昌,晋州临汾(今山西临汾)人,唐朝大将。祖父柴烈曾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历任遂、梁二州刺史,封冠军县公。
15、邳国公长孙顺德:太原从龙晚节不终。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的本家叔父(亦太宗李世民的叔岳父),父亲长孙恺,隋朝时任开府。长孙顺德在隋朝时任右勋卫。
16、郧国公张亮:出身寒贱外恭内诡。郑州荥阳人。出身寒贱,务农为业。
17、陈国公侯君集:摧凶克敌恃宠矜功。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唐朝名将,唐初大将。
18、郯国公张公谨:助定奇策英年早逝。字弘慎,魏州繁水人。
19、卢国公程知节:骁勇虎臣义气将军。济州东阿斑鸠店(今山东东平斑鸠店)人,原名咬金,后更名程知节,字义贞。
20、永兴郡公虞世南:德行淳备良谏纯臣。字伯施,汉族,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合称“初唐四大家”。
21、渝国公刘政会:高祖旧臣举义殊功。滑州胙城人也,祖环隽,北齐中书侍郎,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
22、莒国公唐俭:德行淳备良谏纯臣。字茂约,汉族,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隋、唐大臣,其父唐鉴与唐高祖李渊为世交。
23、英国公李勣:国家长城义名天下。字懋功,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曹州离狐人。
24、胡国公秦叔宝:马槊英雄勇武绝伦。字叔宝,中国唐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大唐朝有一位大家比较熟悉的人物,就是徐茂公。他本来名为徐世勣,后来李渊为了奖赏他将李姓赐给他,然而改姓之后的名字变成了李世勣,为了能够避讳李世民的名字,他又改名李勣。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李靖并称,被封为英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在《隋唐演义》中,徐茂公是个能掐会算、神神叨叨的老道,仿佛一个半仙。然而在正史中,徐茂公却是个能征惯战的悍将。徐茂公出生于豪强之家,练出了一身好武艺。
据其自己说,他原本是个急躁的人,十二三岁时就开始做贼,动不动就要杀人。但经过战场的历练,徐茂公心智逐渐成熟,成为一名合格的统帅。在20岁时,徐茂公已经成为瓦岗军的骨干将领,已经能够指挥十万兵马。
公元619年,李密被王世充打败,不得已之下,李密与王伯当投靠李渊。唐高祖李渊派人劝徐茂公归唐,徐茂公向使者表示,他可以降唐,但须仍归李密部下,李渊知道后十分的倾佩这位勇士,认为他时刻牢记主君恩德,是一个知恩图报、纯厚的臣子。
后李密叛唐被杀,徐茂公也感恩戴德的厚葬了他,满朝文武闻讯后都赞叹他忠肝义胆。随后徐茂公投靠在秦王李世民旗下,徐茂公连同李世民连续端掉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徐圆朗等人的贼窝,功勋赫赫。
其后,徐茂公又先后率军征服东突厥、薛延陀以及高句丽,横扫十胡,成为大唐帝国名副其实的军神。

唐朝的24位开国元勋都是些谁?

2. 唐朝的24位开国元勋都是些谁

赵公长孙无忌,赵郡王李孝恭,蔡公杜如晦,郑公魏征, 梁公房玄龄,申公高士廉,鄂公尉迟敬德,卫公李靖,宋公萧禹,褒公段志玄,夔公刘弘基,蒋公屈突通,勋公殷峤,谯公柴绍,邳公长孙顺德,郧公张亮,陈国公侯君集,郯公张公谨,鲁公程知节,永兴公虞世南,刑公刘政会,莒公唐俭,英公李绩,护公秦琼。

3. 唐朝开国有八位名将,他们分别是谁,结局怎么样呢?

这八位名将是刘文静 、阚棱 、杜伏威 、罗艺 、侯君集、李君羡 、张亮、薛万彻 。这八位大将李渊杀了三个,李世民斩了四个,剩下有一个也没有落得好下场。

刘文静从李渊开始起兵就开始跟着他南征北战,也可以说是李渊的一把手了,立下了很大的军功。据说他的死是因为被他的对头裴寂的一个小妾上告说他意图谋反而被杀的;
阚棱在军中十分有威望,其养父杜伏威的朋友造反,并且诬陷说阚棱也是同伙,没有调查就要了阚棱的命;
杜伏威原是隋朝的将领,后来把江淮让给李渊并跟随。最后也没落到好处,被李渊斩杀;
罗艺也是隋朝的将领 ,在随唐朝后的开国战争中也是南征北战,屡立奇功,虽被李世民封了高的官爵,不过不久之后就因为一个得罪皇帝的罪名被追杀;
侯君集是歼灭高昌国最大的功臣,因私吞财产被抓,出狱后又与李承乾协商谋反,后来被诛杀;
李君羡最早是李密的手下,李世民后镇守玄武门,背了武媚娘传言的黑锅被杀,后平反;
张亮也是在开国战争中屡立奇功,后因信奉术士以养子为名收了几百人,被李世民斩杀;
薛万彻在玄武门事件中帮助李世民得到了青睐,后领兵平定突厥和高丽,立下军功。后来也被定罪谋反被杀。 

自古皇帝多疑,都怕臣子功高盖主,人心不一,所以很多皇帝都会在朝局安稳之后想尽办法除掉那些建功立业的将军。 这八位大将有的是被诛杀的,有的是被冤杀的,而被杀的原因也有很多,有的是想自己当皇上,被杀死,有的是被人冤枉了,有的时候仗着自己的功劳不把皇上看在眼里,最后都是的下场都是死, 

唐朝开国有八位名将,他们分别是谁,结局怎么样呢?

4. 盘点唐朝“八大开国功臣”,结局分别如何?

一、刘文静
刘文静是跟随李渊征讨隋朝的开国功臣,在唐朝建国之后被封为了宰相,然而由于政治意见的不合使得他与朝中的大臣有了恩怨,最终在一次酒后失言被人上告李渊,李渊大怒之下处死了刘文静。
 
二、阚棱
阚棱也被李渊处死了,阚棱原本是隋朝的一员大将,在李渊征讨的过程中投奔了李渊,为李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由于阚棱原本是隋朝的人员,所以李渊不是很彻底的信任他,在一次捕获的俘虏污蔑之下,阚棱被当做卧底斩杀了。
 
三、杜伏威
杜伏威是与阚棱一起被李渊斩杀的,阚棱在投奔李渊之前是杜伏威的手下,当时捕获的俘虏为了加深自己的供词的信任度,将杜伏威也连带在了一起,所以李渊将杜伏威与阚棱一起斩杀了。
 
四、罗艺
罗艺造反失败被李世民斩杀,罗艺也是跟随李渊开国的,但是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争端之中,罗艺站在了李建成的一方,所以在李建成被李世民斩杀之后,他担心会被李世民针对而起兵造反,最终造反失败,被杀。
 
五、侯君集
侯君集唆使太子造反失败,被李世民斩杀。侯君集原本是随着李世民一起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功臣,所以十分的被李世民信任,然而在一起征战的过程中他私藏了大量的战利品,被李世民当众职责,因此而内心产生怨恨,最后唆使太子造反失败被杀。
 
六、张亮
张亮造反失败,被李世民斩杀。张亮此时能力极强,原本是瓦岗山叛军的一员,随着瓦岗山的崩溃,张亮投奔了唐朝,随后才能被挖掘深受李世民的信任,然而随着实力的庞大,张亮心中有了异心,在尚未起兵造反的时候就被人举报,因此而被李世民斩杀。
 
七、李君羡
李君羡也被李世民斩杀,李君羡是和张亮一起投奔唐朝的,后来由于功劳巨大,被李世民任命守卫宣武门,随后由于民间传言被李世民找了个借口斩杀了。
 
八、薛万彻
薛万仁被唐高宗斩杀,薛万仁原本是隋朝的大将,随后投奔了李渊,立下了赫赫功劳。然而在玄武门之变中站在了李建成的一方,在李建成被杀之后薛万仁逃亡。随后唐高宗继位请回了薛万仁,之后又与朝中大臣交恶,被污蔑谋反,从而被杀。

5. 盘点唐朝“八大开国功臣”,结局分别如何?

我们知道,在唐朝时期,可谓是名将如云,他们都为大唐的江山立下赫赫战功,李渊、李世民都是重情重义之人,很少杀死这些为大唐出生入死的战将,可以说,这些功勋赫赫的开国功臣极大部分都能善始善终,不像历代统治者,功成名就后就开始大肆屠杀功臣,尽管这样,大唐的开国功臣中仍有八位大将被李氏父子杀死,也是情非得已。

第一位:刘文静,此人是李渊太原起兵时最早的参与者和追随者,是他首先联络裴济与李世民一起协助李渊起兵反隋,在李渊建立唐王朝的征战中出谋划策,立下大功,可以说是大唐的开国大功臣,唐朝建立后被任命为宰相,授鲁国公,武德二年,刘文静与裴济产生隔阂,于是裴济就一直想找机会除掉他,一次刘文静酒后失言被其小妾告发谋反,消息传到裴济耳中,裴济马上将此事告诉了李渊,李渊大怒,于是下令将刘文静抓捕下狱,不久即被处决。

第二位:阚棱,此人原是杜伏威的部将,养子,相貌堂堂、武功高强,善使双刃刀,一挥杀数人,无坚不摧,后来随杜伏威投靠了李渊,为李渊打江山立下汗马功劳,官至越州都督,唐朝建立后,杜伏威原来的好兄弟辅公祏起兵造反并成帝,阚棱率兵将其镇压,辅公祏由此怀恨在心,在受刑前陷害说杜伏威是主犯,阚棱是共犯,就这样李渊抱着宁可错杀也不留后患的宗旨将阚棱也处决了。

第三位:杜伏威,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之一,其后建立起江淮农民政权,是李渊消灭各路反王后最后的劲敌,后来由于形势所迫,杜伏威最终归降了李唐,被授予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楚王,后授吴王,赐李姓,不久又加封太子太保,位居齐王李元吉之上,是大唐王朝的第四号人物(李渊、李建成、李世民、杜伏威、李元吉,起码是名义上的),他的最终结局和阚棱情况相同,杜伏威也是受辅公祏其害,被李渊下令毒死,李世民即位后才发现杜伏威和阚棱均遭诬陷,遂为二人平反。
第四位:罗艺,原为隋朝大军阀,生性凶暴狡黠,刚愎固执,不讲仁义,但他勇于攻战,善射,长期镇守燕山,隋朝灭亡后归降了李唐,后率军击败另一位大军阀刘黑闼,因功被封为燕王,因在玄武门之变前依附太子李建成而得罪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后,罗艺担心遭到李世民的清算报复,只好铤而走险,率部下起兵造反,最终失败被杀。
第五位:侯君集,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也是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中的重要将领,一生立功无数,官至兵部尚书,封陈国公,后来因为率军灭掉高昌国后私藏战利品被发现,遭到李世民的责罚,由此怀恨在心,后来就唆使太子李承乾阴谋夺位,最终失败被杀。
第六位:张亮,唐朝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原本是瓦岗军的大将,瓦岗军失败后,跟随李勣一同投奔了唐朝,在房玄龄的推荐下,担任秦王府车骑将军,并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因功受封长平郡公,授怀州总管,贞观年间,张亮历任御史大夫、光禄卿、豳夏鄜三州都督、相州大都督长史、工部尚书、洛州都督,封郧国公,很得李世民的信任,后期宠信术士,由此逐渐萌生异志,并收有养子五百人,被人举报阴谋造反,被李世民下令处死。

第七位:李君羡,和张亮一样,也是瓦岗军的大将,后来率部投奔大唐,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唐朝开国后,授其轻车都尉,后跟随李世民破宋金刚于介休,征讨王世充时为马军副总管,后又随军破窦建德、刘黑闼,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授其为左卫府中郎将,后突厥大军至渭桥,他与尉迟敬德合力将其击破,改为左武候中郎将,封武连县公,驻守在太极宫玄武门,贞观二十二年,京城因谣传“武代李兴”而遭贬官,不久被罗织罪名遭弹劾,被李世民以“欺君压民”之罪下令处死。
第八位:薛万彻,原为隋朝大将,后与兄长薛万均同自幽州降唐,因征讨梁师都有功,授车骑将军,随罗艺四处转战其他起义军,后投入太子李建成幕府,受其赏识,玄武门之变时,率东宫兵马力战,甚至反扑秦王府,直到李世民派人出示太子首级后他才放下武器带领数十骑逃入南山,后来唐太宗赏识其武勇,屡次遣使招谕才复出拜为将,在平突厥、薛延陀部、征高句丽时屡立大功,后来,因和房遗爱交恶,被房遗爱指认为谋反案同谋,被唐高宗李治下令处死。

盘点唐朝“八大开国功臣”,结局分别如何?

6. 唐朝传闻中的八大开国功臣分别是谁?

 李渊诏令褒奖的十七人中,是开国过程中的太原元从功臣,除了可饶恕两次死罪的三人外,另外五人,小王心中是长孙顺德、刘宏基、柴绍、殷开山、刘政会。这八人当属李渊手下的八大开国功臣。
   太原元谋勋效者   唐朝开国皇帝是李渊,知名度比不上他儿子李世民,如果要说开国功臣,必然是李渊手下的文臣武将。
   公元618年5月,李渊称帝后,对一批提着脑袋跟着自己混的人进行了褒奖,发布了一篇《襃(bāo)勋臣诏》的诏书,称这些人为“太原元谋勋效者”,并且把提到的十七人划分为了两个层级。
     
     
    第一层级: 尚书令秦王李世民、尚书左仆射裴寂、纳言刘文静三人。
    第二层级: 左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右骁卫大将军刘弘基,右屯卫大将军窦琮,左翊卫大将军柴绍,内史侍郎唐俭,吏部侍郎殷开山,鸿胪卿刘世龙,卫尉少卿刘政会,都水监赵文恪,库部郎中武士彟(yuē),骠骑将军张平高、李思行、李高迁,左屯卫府长史许世绪,共十四人。
    为什么说两个层级? 因为李渊规定,只要这十七人以后犯的罪不是叛逆谋反这种大罪,都可以赦免死罪,而且李世民、裴寂、刘文静三人是可以赦免两次,远高于后面十四人的一次。
     
     
   这种就类似于常说的“丹书铁券”“免死金牌”,是帝王颁授给功臣、重臣的一种特权凭证,由此可见这十七人在李渊心里的排位是靠前的,因为这种特殊的恩赏独此一份。换种说法,李渊内心的唐朝十七大开国功臣也未尝不可。因为这个十七人的群体因为封赏规格高,明显有别于开国之初其他的功臣。
    李世民 不仅是首谋三人之一,而且战功赫赫。李渊称帝时还未统一,大大小小政权十几个,他先后参与了三场大战,破薛举铲除了西边的威胁;击败宋金刚、刘武周,巩固了北边;歼灭了王世充和窦建德,铲除了华北地区的威胁,要说战功,如果他是第二,没人敢第一。这也是为什么在诏书中排第一的原因。
     
     
    裴寂和刘文静 同属早期推动李渊晋阳起兵的关键人物。裴寂将晋阳宫的九万斛粮草、五万段杂彩、四十万领甲胄充作军用,虽然能力一般,但始终是从龙之功的重要三人之一;刘文静是联络裴寂与李世民的中间人,在李渊起兵的早期出谋划策,请命出使突厥结为联盟,后随军南下,击败桑显和、统军俘获屈突通。他也是唯一受到委任、能独当一面的人,这一点裴寂是比不了。
   所以要说开国功臣前三,李渊的诏书说明了一切,因为他们都有首谋之功。
   剩下的重要功臣   “开国八大功臣”说法一直没怎么听过,网上看了看,是有人盘点了八个重要功臣归纳总结的,分别是刘文静、阚棱、杜伏威、罗艺、侯君集、张亮、李君羡、薛万彻等八人。
   这个说法没有将功劳第一的李世民摆进去,显然是将李渊、李世民父子两皇帝统治范围都划归进去,探讨广义的开国功臣。
     
     
    如果仅仅讨论李渊封赏的开国功臣 ,那就从剩下的十四人中挑选出五个更优秀的。其中长孙顺德、刘宏基、柴绍、唐俭、殷开山、刘政会六人在李世民成为皇帝后,位列凌烟阁,其余人相比较差了许多。
   窦琮:随军作战,攻西河破霍邑,跟随刘文静亲自俘获了屈突通,攻下陕县,占据太原仓,不过曾因为贻误军机被革职。后重新起用,参与了攻打王世充和刘黑闼的战斗。
   刘世龙:献计增加了国家岁收,参与攻取长安。
   赵文恪:弃守太原城逃跑,被赐死狱中。
   武士彟:从商贾变成高官,在李渊起兵前夕稳住了王威、高君雅等人。
   李高迁:破霍邑、攻取长安都出了力;后来对阵突厥时,发现不敌自己先跑了,被免了官。
   李思行:平宋老生、攻取长安中出力获得战功。
   张平高:攻取长安出力。
     
     
   这些人基本属于参与李渊晋阳起兵的早期班底,但 历史 上记载内容较少,战功方面及能力方面不及位列凌烟阁等人。如果从六人中去掉一个,小王会选择唐俭,因为此人的功绩主要是参与镇压叛乱、出使突厥、战功明显要少于另外五人。
   所以,李渊手下的八大开国功臣是李世民、裴寂、刘文静、长孙顺德、刘宏基、柴绍、殷开山、刘政会。

7. 盘点唐朝“八大开国功臣”,结局分别如何

唐朝“八大开国功臣”分别是刘文静,阚棱,杜伏威,罗艺,张亮,侯君集,薛万彻,李君羡这八个人,他们的结局都是被李氏父子给杀了。唐朝是历史上影响力比较大的一个朝代,而且在唐太宗的统治下,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过得风生水起,安居乐业。唐朝也出现了很多的历史名人,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但是唐朝的“八大开国功臣”,虽然有功臣之名,但是没有一个人能够善终。

唐朝的开国功臣分别是刘文静,杜伏威,罗艺,张亮,阚棱,李君羡,薛万彻,侯君集八个人。这八个人之所以被称为八大开国功臣,顾名思义,他们分别对唐朝的建立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八个人中,有的是谋士,为君主出谋划策,还有的是战功赫赫的大将军,为君主平定战乱,收复国土。若是按对唐朝的贡献来排名的话,这八个人是不相上下的。

这八个人最后的结局却都是出奇的一致,八个人都以不同的罪名死在了君主手里。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狡兔死,走狗烹”。这八位开国功臣也没有躲过这样的命运。刘文静,阚棱,杜伏威等人是被李渊杀死的,而剩下的人则是被李世民和李治杀死的。他们有的是遭人陷害,有的则是煽动谋反,还有的是因为君主的疑心甚重而被杀死。

综上所述,唐朝的“八大开国功臣”最后的结局是死在了李氏父子三代人的手里。这些大臣本应可以善终,但是因为被人污蔑,被朝中某些有心之人陷害,就死在了君主的命令之下。还有的是因为鼓动太子谋反失败,最终也是被君主处决了。唐朝虽然是历史上少有的让功臣善终的朝代,但是君主眼中是容不得沙子的,一旦有谋逆之言就会被立刻处决。

盘点唐朝“八大开国功臣”,结局分别如何

8. 大唐开国的二十四位元勋是谁?

赵公长孙无忌第一 
李世民长孙皇后之兄,自幼与李世民友善,李渊太原起兵后投靠李世民。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尤其在玄武门之变中起主谋作用。终身为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为“我有天下,多是此人之力”。
李世民去世后,受遗命辅佐唐高宗。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皇后而失宠,后来被诬陷谋反,自杀。 
赵郡王李孝恭第二 
其父为李渊堂弟,李渊起兵后,他负责经略巴蜀。得李靖之助,灭萧铣、辅公佑,长江以南均受其统领,战功几可与李世民分庭抗礼。李世民登基后,退出权力中心,以歌舞美人自娱。贞观十四
年,暴病身亡。 
莱公杜如晦第三 
李世民主要幕僚。李渊攻克长安时投靠李世民,得房玄龄推荐而受李世民重用,为十八学士之首。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贞观年间与房玄龄共掌朝政,但于贞观四年病故,年仅
四十六岁。其死深为李世民痛惜,死后极尽哀荣。 
郑公魏征第四 
原为李密谋士,后随李密降唐,为唐朝招降李世绩。窦建德进攻河北时被俘,窦灭亡后重回唐朝,隶太子建成麾下。玄武门之变后,归顺李世民。因感知遇之恩,凡事知无不言,以进谏著称。终
生深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评价说贞观之前辅佐之功以房玄龄第一,贞观之后以魏征第一。贞观十六年病故。 
梁公房玄龄第五 
李世民主要幕僚,善于谋略。李渊起兵后派李世民进攻渭北,受温彦博推荐投入李世民幕府,被委以心腹,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主谋。李世民登基后论功行赏,被比为汉之萧何。贞
观年间负责行政,为相近二十年,深得李世民信任。李世民出征高丽时被委以留守重任。贞观二十三年病故。 
申公高士廉第六 
李世民长孙后、长孙无忌的亲舅舅,二人之父早死,实际由高士廉抚养。高对李世民极为器重,以至主动将长孙后许配给李世民。因得罪杨广,被发配岭南,随后中原大乱,被隔绝在外,直到李
靖灭萧铣南巡时才得以回归。其人善行政、文学,为李世民心腹,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 
鄂公尉迟敬德第七 
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世民。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世民坚持起用他。唐郑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此后以勇将身份参与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
变的主要角色,亲手杀死齐王元吉,又率兵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世民求和打下基础。天下安定后无用武之地,晚年闭门不出,最终
得享天年。 
卫公李靖第八 
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典型,曾试图揭发李渊谋反,因此几乎被李渊处死,幸而为李世民所救。后来戴罪立功,协助李孝恭经营巴蜀、灭萧铣、辅公佑,被李渊评价为“萧、辅之膏肓”。拒绝李世民
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负责抵御突厥,成功地消灭突厥政权,战功无人可及。后来又挂帅出征,消灭吐谷浑势力。因军事能力过高遭人疑忌,屡次被诬告谋反,为免嫌疑,主动退休闭
门不出,直到老死。 
宋公萧禹第九 
隋炀帝萧后之弟,以外戚为隋炀帝重臣。因反对出征高丽,被贬为河池郡守,到任后受薛举进攻,奋力抵御。李渊起兵后,归附唐朝,善行政,终生为李渊重用。李世民即位后,因与房玄龄、杜如晦
不和,多次得罪李世民,仕途沉浮,但从不“改过自新”。后来李世民评价其为“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褒公段志玄第十 
李渊在太原时的旧部,首义功臣。参加李唐历次重要战役,以勇武著名。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拒绝建成、元吉的拉拢,忠于李世民,并参加了玄武门之变。其人治军严谨,李世民评价为“周亚夫无以
加焉”。贞观十六年病故。 
夔公刘弘基第十一 
游侠,隋炀帝征高丽时,因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太原起兵时,与长孙顺德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途中于霍邑之战阵斩隋主将宋老生,攻克长安后被评为战功第一。进攻薛举时在
浅水原大败,力尽被擒,李世民灭薛氏后获救。又在刘武周进攻太原时战败被俘,侥幸自己逃回,随后配合李世民在介休歼灭宋金刚。因唐朝与突厥关系恶化,常年驻守北边抵御突厥。贞观年间曾随
李世民征高丽。唐高宗时病故。 
蒋公屈突通第十二 
原为隋朝大将,历仕杨坚、杨广,战功赫赫。杨广南巡江都,委以镇守都城长安的重任。李渊起兵后进攻长安,屈突通率部下死战,力尽后自杀未遂,最终投降李渊,被封为兵部尚书。后参与唐朝历
次重大军事行动,尤其灭王世充被评为战功第一。后被委派镇守洛阳,于贞观元年病故。 
郧公殷开山第十三 
李渊旧部,太原起兵时投奔李渊,参与进攻长安。进攻薛举时,在浅水原大败,与刘文静一同被追究责任,贬为庶民。后随李世民灭薛氏有功,得以重被任用。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在进攻刘黑达时,
得病身亡,是凌烟阁功臣中最先去世的一个。 
谯公柴绍第十四 
李渊之婿,娶平阳公主。李渊起兵时身在长安,侥幸逃脱追捕前往太原。参与攻克长安、灭薛举、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等重要战役。贞观年间作为主将消灭最后一位反王梁师都。贞观十二年病故。 
邳公长孙顺德第十五 
李世民长孙后之叔,外戚。隋炀帝出兵高丽时,为避兵役逃往太原依附李渊,与李氏父子友善。太原起兵时,与刘弘基一同负责招募勇士,有大功。进攻长安时任先锋,擒隋主将屈突通。此后功劳不
显。玄武门之变充当打手角色。贞观年间因多次贪污被弹劾,李世民不忍治罪,只贬官而已,病故。 
郧公张亮第十六 
原为李密部下,隶属李世绩,随李一同降唐。得房玄龄、李世绩推荐入李世民幕府。李世民兄弟相争时,派其到洛阳招募私党,被元吉告发而下狱,张拒不招供掩护了李世民,因而有功。贞观年间,因
善于行政而颇得信任,又揭发侯君集谋反、随征高丽而立功。但其后因好巫术而逐渐名声败坏,贞观二十年被告谋反,受诛。 
陈公侯君集第十七 
李世民心腹,常年担任其幕僚。玄武门之变的主要策划人。贞观年间,担任李靖副将击败吐谷浑,又任主将击灭高昌。回朝后因私吞高昌战利品而被弹劾,为此怀恨在心。李世民诸子争当太子的斗争中,
依附太子李承乾,图谋杀李世民拥立承乾,事泻被杀。 
郯公张公谨第十八 
原为王世充部下,后投降唐朝,受李靖推荐进入李世民幕府。因参与玄武门之变的谋划而得到赏识,又在事变时充当主要打手,功劳很大。李世民登基后,以其为李靖副将抵御突厥,协助李靖灭亡突厥。
次年病故,仅三十九岁。 
卢公程知节第十九 
本名程咬金,原为瓦岗军勇将,李密失败后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秦叔宝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加李世民历次战役。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唐高宗时出征贺鲁,屠杀已投降的平民,
因此免官,后病故。 
永兴公虞世南第二十 
隋朝奸臣虞世基之弟,自幼以文学著称。宇文化及江都兵变后被裹胁北返,宇文被灭后归窦建德,窦死后入李世民幕府。此后尽心辅佐李世民,被评价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五绝。贞观十二年
病故。 
渝公刘政会第二十一 
李渊任太原留守时的老部下,随李渊起兵,首义功臣。此后负责留守太原,刘武周进攻时被俘。忠心不屈,还找机会打探刘武周军情秘报李渊。刘武周灭亡后获救。曾担任刑部尚书,贞观九年病故。 
莒公唐俭第二十二 
唐家与李家均为北齐大臣,有世交之谊,唐俭亦与李渊为友。参与李渊太原起兵的策划,为首义功臣。最大功劳是揭发独孤怀恩谋反,被特赐免死罪一次。贞观初年负责与突厥外交事宜,被李靖“谋害”,
竟奇迹般逃生。后来任民部尚书,因怠于政事贬官。唐高宗年间病故。 
英公李世绩第二十三 
原为瓦岗军大将,少年从翟让起兵,翟死后跟随李密。李密降唐后成为独立势力,但仍坚持以李密部下的身份降唐以示不忘故主,被李渊称为“纯臣”。遭窦建德进攻后,因父亲被窦擒为人质不得已投降。
密谋暗杀窦重归唐朝,但未能成功,侥幸逃走。随李世民灭王世充、窦建德、刘黑达,又担任主将灭徐圆朗,随李孝恭灭辅公佑。拒绝李世民的拉拢,未参加玄武门之变。贞观年间与李靖一起灭亡突厥,此
后十六年负责唐朝北边防御,多次击败薛延陀势力,又随李世民进攻高丽。李世民死后辅佐唐高宗,被委以军事,担任主将再次出征高丽,终于将高丽灭亡。唐高宗重画其形象于凌烟阁。灭高丽后次年病势。 
胡公秦叔宝第二十四 
本为张须陀部下勇将,张死后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为瓦岗军大将。在李密与宇文化及童山之战中立下大功。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与程知节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帐下。参
加李世民历次战役,每战必冲锋在先。玄武门之变的主要打手。后因历次作战负伤太多而疾病缠身,贞观十二年病故。